想收到最新的創作者資訊?立即免費訂閱讀書會電子報
靈魂寫作是什麼?

怎麼樣的寫作才是有靈魂的?【我們.創作者讀書會精選週報#25】

​第八期讀書會在上週四展開了,本次閱讀的書籍是的陳立飛的《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這次也是【我們】讀書會第一次嘗試討論寫作書,所以除了原本的重點分享與議題討論外,也額外多出了「小練習」的環節,希望藉由實際的行動,讓讀書會的每個人都能有更深刻的收穫。

先來分享一下本週讀書會的討論重點:

一、寫作,是要有目標的

這本書有很大的部分,是在討論「注意力寫作」,跟一般我們提及的寫作又不太一樣,更著重於「注意力」,要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讓自己的內容被更多人看見。

而本周參與者中,就有分享到:「寫作是需要養成習慣的」、「寫作是需要有些功利心的」等等,寫作是為了達成某件事情,換個方式說:「寫作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我自己屬於那種本身就對寫作有興趣的,所以私下沒事也會寫寫字,但我也知道不是所有文字都無意義地隨意書寫,在很多時候,還是要讓自己的文字能夠幫助我達到一些自己現階段追求的目標。

像是對我來說,可能網站、社群上的文字,就是為了要讓人關注,更深入一些說,可能會是為了生活、為了收益所寫,也就變得會去專研出一套寫法,進而讓自己達到設定的目標。

如果用本書強調的重點「注意力寫作」來看,注意力寫作本身也就是將「取得注意力」設定為一種目標,這個部分就很明確地說明了寫作確實是需要有明確目的的。

二、商業,是要靠社交的

在本周的討論中,依心提到了「網路社交的本質是新媒體傳播」;May也提到了「社交會成為一切商業的底層」;Crystal更分享了「懂網路社交傳播的人,就擁有通往新商業世界的鑰匙」。

簡單整理一下,我們可以知道「商業,是需要靠社交的」。我覺得這句話可以理解成「商業代表著功利交換,而社交是潛在的功利累積」。

雖然聽起來有些刺耳,但在真實世界中,社交本身就是存在於功利的。通常人與人在一起,一定是彼此對互相都有價值。如果今天一個人對自己沒有任何價值,那我相信彼此相識的機率應該是不高的。

而將這種概念拉到網路上,會先呼應前一點提及的「寫作目的性」,我們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要讓大家注意到我們,這會成為社交的前置,先讓大眾了解到我們的價值。

然而要讓人注意到自己,就需要了解人性,知道大眾埋藏在心底的訴求,才能夠提供相對應的資訊,甚至於提供大家願意接受的產品。

新媒體中「人」的元素是無法抽離的,而有了人,自然就會有社交,社交最終則促使了商業。「懂社交,你將會懂商業」這句話我認為十分寫實。

三、內容,是要有靈魂的

這次閱讀的章結中,作者提出了「如果不夠誠實,文章就失了靈魂」的觀點,於是「內容靈魂」也就成為來大家討論的議題。

我很喜歡提出此議題的Crystal所說的:「那些各自的經驗、故事成為我們看事情的濾鏡,不一定政治正確,但卻真實,而這些真實的觀點就是靈魂所在處。」

對我來說,內容靈魂與否,在於「不畏懼」。

我反思那些因為作品擁有「靈魂」而讓自己喜歡的創作者,我發現之所以讓我感受到靈魂,是因為在他們的作品中我感受不到畏懼。

這個畏懼可能是對他人的畏懼,也可能是對於自己的畏懼。畏懼政治不正確、風向錯誤被圍剿;畏懼內容得罪他人,讓自己生存不下去等等。

他們很勇於寫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受這個世界的束縛,解放自我靈魂。也因此,我們才能夠從他作品中感受到靈魂。

那麼,你覺得怎麼樣的內容,才是有靈魂的呢?歡迎回信與我們分享。

依心 – 航空、旅行、生活部落客

  1. 大家在寫文章或經營自媒體上面或多或少都有各自遇到的問題,拋出來之後能夠聽到不同的處理方式和意見分享,讓我得以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外也能夠參考別人的經驗修正自己的文章編寫方式。
  2. 透過文章分享,可以瞭解這些文章之所以觸動到別人的點在哪裡? 同時,別人圖文的排版、色彩的運用,也都是我能夠改善自己部落格讀者體驗的參考。最重要的,是能夠接觸到以前不會特別去閱讀的文章作者跟領域。

➤ 本週小練習分享的文章:https://www.adaymag.com/2021/08/20/free-guy-movie.html​

​Dean:妳這次有提到關於「片段創作」的問題,當下看到這個問題時,內心其實蠻多想法的,也希望我的分享有幫助到妳。後來我想一想,其實前後不連貫也不該成為太大的困擾,畢竟創作者真的會需要去接受自己作品的不完美,才得以接近完美。

莎粒 – 綠生活部落客

  1. 我覺得這個讀書會很棒的地方在於有於:會前明定分享方向、透過4位與會者提問來創造大家的討論,並藉由關注喜歡的文章分享不同的讀者觀點,讓創作者們可以轉換不同面向思考讀者的需求、喜好,也因為有事先寫下欲討論項目,讓大家有文字可以依循,線上討論起來更有效率。
  2. Wing分享他的時間安排習慣,我覺得很受用:上個月底前,先將文章主題訂好、查資料、列出所有大綱,通常這都會花一兩天的時間。而這個月創作,只要專心把計劃好的文字打好就可以了。這個方法我覺得很棒,留紀錄跟大家分享。
  3. 會後有討論到「變現」的議題,May說要先看經營的「目標」是什麼。對此,我覺得非常有感,因為獨立創作者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孤單的狀態,如果失去目標,就像失去風的帆船無法到達彼岸。

➤ 本週小練習分享的文章:https://greenmedia.today/article_detail.php?cid=10&mid=303

​Dean:我諮詢過許多客戶,妳的領域真的是讓我覺得很特別。很喜歡妳個人介紹頁面的那句「比起分享理論,更想當個快樂的實踐者」,也有讓我反思,自己平時分享的內容,除理論外,也可以多分享一些實踐的過程與心得。

腦科學的May – 內向者的自媒體葵花寶典

  • 很高興可以認識各位優秀的創作者!對於內向者來說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社交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們創作者讀書會給人一種安定、歸屬的感覺,讓彼此都能自在地交流,很期待未來三周的討論。

    雖然目前我降低寫作的頻率,轉戰經營 Podcast,但我也沒有完全放掉寫作的習慣,和過去不同的是,我將心裡的文字轉換成在各種平台中釋放,不僅限於部落格。也因為過去有寫作的經驗,我也才能在各平台之間穿梭自如,如果不是寫作幫助我底層思考,那麼說話也不會有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經營自媒體和個人品牌的策略和熱情所在,讀書會給了我們交流的空間,但剩下的路我們要自己去闖才會知道:)

➤ 本週小練習分享的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5f8bcb25fd89780001098379

​Dean:磁場這種東西,即便是只有文字,也是能夠感受得到的。這次讀書會大概是跟妳第一次說到話吧,但我卻沒有感到特別陌生,反倒像是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我在想,可能就像妳說的,我一直訂閱妳的電子報,一直閱讀妳的文字,才會有著特別的熟悉感吧。

Crystal – 職涯成長駭客、創作者開課顧問

  1. 一個適合內向者的讀書會
    過去參與的讀書會都是以外向者類型居多,雖然有收穫但同時壓力也很大,而這次的讀書會形式有充分事前準備的時間,覺得放鬆、舒緩與自在。
  2. 同一本書可以看到多個觀點;突破資訊偏食
    就像作者所說:「生活看起來相似,差別在於我們每個人帶著各自的經驗、故事,對他有不同的觀察與認知。」我們看書只能看到一種觀點,但大家一起讀則可以看到不同的觀點與認知。
    另外也經由每個人分享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能突破自己偏食的資訊領域。
  3. 提問讓大家反思過去,讓經歷發酵、延伸、共鳴
    透過大家的提問,可以反思,也同時讓經歷過的事情發酵,延伸出新的想法、疑問,並產生共鳴,好的提問就像顆子彈,讓這顆子彈飛一會兒,所到之處都能夠產生變化。

➤ 本週小練習分享的文章:https://filmaholic.tw/people/61611645fd89780001beabbf/

​Dean:當初看到頭銜與文字,一度以為妳會是一位有些嚴肅的人,結果好像意外蠻親和的。撇除讓全場陶醉的聲音不說,我更喜歡妳的深度分享,有些切入的觀點,確實能引領深思。(PS.我想跟你預約開課諮詢XD)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選了寫作書籍的原因,這場帶給我的感覺有別於其他場,特別地深刻,在結束後也有很多想法。

我很喜歡這週分享文章的部分,讓參與者們分享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我才發現到,有些我平時可能看都不會看一眼的文章,居然對於一些人來說是很有感觸的。

也許就像Crystal提到的「資訊偏食」吧,自己在閱讀時,總是會挑自己較有興趣的主題、較有感受的文字,然而卻可能也因此忽略了那些不同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

很喜歡這次的讀書會,也很期待接下來的三週,與大家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思維火花。

我們創作者

【我們.創作者 讀書會】

「孤單自媒體,我們來陪你」

這是一個陪伴創作者的讀書會,精選出自媒體創作路上有幫助的好書。
每月一書,以書會友,共同討論書中章節,分享經驗甘苦談與遇到的難題,幫助彼此變更好。

你也是自媒體創作者?想參加我們每月限量 4 名的讀書會?
下方點擊訂閱電子報就有機會得到早鳥報名通知, 手速越快就有機會參與下個月共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